這次的任性行程以及準備在北海道呆上一周,就是為了到南富良野的這個車站而來,幌舞線終點站幌舞站,其實是JR北海道根室本線的幾寅站,因為《鐵道員》這部電影讓這個無人車站變得有名了起來。
電影在1999年上映到現在,由於場景一直維持原樣,因此還是會有許多的Fans,從各地慕名而來!
當然包括我呀!為了看站在月台上的幌舞站站長佐藤乙松(高倉健),與他一同感受在雪夜裡,從天而降的溫柔奇蹟是吧!
只是現在是初夏了~沒有雪了,但是還是很冷就是了。
要到這個車站真的很難,從函館到這裡,大約得花上7個小時,大約就是一天的時間!因此行程中有1天幾乎都是在搭車。
因為行前很忙又很豬頭,就照地圖來排,函館、札幌接下來就到旭川,但是我到旭川完全不知道要幹嘛!
我到旭川時大雨到不行,為了吃飯而勉強外出,隔天一早就從這裡出發,其實並沒有比較近,真是冤枉呀!事實上,從札幌一樣可以到潼川轉車或者直接搭普通車到富良野就可以了。
不過,總算到了富良野就是了!只是幾寅站是在南富良野,從富良野搭車還得花上50分鐘,而且回程時間要算好,回程最快的銜接是40~50分鐘,上午與下午各有一班,如果沒有算好,就得在這個無人車站等上2個多小時。
我到了時候都下午4點多,回程的車約是5點發的,只是50分鐘在此地,對於不遠千里而來的我而言,略顯不足,但因我是下午到,沒有辦法在無人車站呆太晚,若是在白天或許就可以了。
因為太累,我搭車時幾乎是半昏迷的狀態,手機鬧鈴快到站前的十分鐘會叫醒我,讓我可以安心睡,當車子廣播下一次是幾寅站,有一種心跳加速的感覺,因為當我知道這個場景時,我就一直想要來呀!
車子停靠在幾寅站時,看到那個幌舞站與幾寅站並存的招牌,還有熟悉的場景時,我知道我終於到了幌舞站了!一個十分有味道與特色的車站呀!
只是我搭的不是紅色車身的キハ12形的柴油車,而是白底藍綠條紋的キハ40形柴油車!
而且到時站,並沒有聽到佐藤站長在月迎接車子與收票,用低沈的嗓音,唸著「ほろまい~ほろまい~ほろまい」,下車時駕駛員還得幫忙收整理券與收錢,我晃了晃我的JR Pass就下車了。
如果要說淺田次郎寫的《鐵道員》是部悲劇,其實不如說這是一部鬼片,但是這部鬼片,卻讓我感動迄今。
因為在一歲多就過逝的佐藤雪子為了報答父恩,而在雪夜裡化身成為6歲、12歲與17歲的女孩,讓父親看見自己的成長過程。
1999年10月這部片子在台灣上映時,廣告辭是說,要帶著手帕進電影院,當時我心想,不過就是《鐵道員》嘛!手帕?但我還是帶了!我記得時看的是周六的午夜場,看完後騎車,然後就一路哭回家,不知道的人,以為發生了什麼事了。
當電影演到佐藤乙松的老婆靜枝抱著過逝的女兒雪子回來時,跟站在月台的乙松說,雪子像雪一樣冰的回來了,那一天晚上,乙松站在月台上,大聲的吹著哨子!當時覺得他好無情,但是後來知道,他用哨聲傳達他的悲苦與無奈之情,因為他是鐵道員呀!
電影海報寫著!獨生女死時他站在月台上,老婆死時,這個男人還是一直站在月台上,看的時候當時還年輕,不懂高倉健的內心戲,到現在有了年紀,終於能體會他那一種無奈之感。
最後,佐藤乙松發現,這兩天與他邂逅、半夜偷親他的小女孩,甚至煮火鍋給他吃的少女,竟然是自己過逝的女兒雪子時,淺田次郎的腳本,高倉健與廣末涼子的對手戲,這種搭配竟然讓我的眼淚就跟沒有關緊的水龍頭一樣,直流而下呀。